• 节水常识
    饮用水水质常识问答
    发布日期:2014-11-25

    一、为什么自来水中会有消毒剂、漂白粉味?
    答:在水处理过程中,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,必须投加消毒剂(常用液氯、二氧化氯、漂白粉等氯消毒剂)。并且出厂水在进入输水管网后仍然要保持一定量的消毒剂(即游离余氯),继续保持杀菌作用,防止管网水再度生长繁殖细菌。因此自来水中会有消毒剂、漂白粉味,这是应用水生产、输配水过程中正常生产投加消毒剂所致,氯味在自来水煮沸后会自然消失,用户可放心使用;若用户要把自来水做特殊用途(如养金鱼),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,氯也会自然挥发消失。
    二、有时自来水刚放出来时呈乳白色,过一会又变青,这种水合格吗?
    答:自来水在出厂时通常通过泵站加压进入城市供水管网,加压过程中会将大量的空气带进水中。在打开水流空头的瞬间,压力骤然降低,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变释放出来形成微气泡,水中大量的微气泡使光线产生散射从而使水呈现出乳白色。随后,水中的空气迅速排出,所呈现的乳白色也逐渐消失。用户如遇到这种情况,可将水在容器中稍放一会儿,如水变清澈了,就不会有水质问题,可放心饮用。
    三、饮用水的总硬度的定义是什么?
    答:饮用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钙、镁离子的总量,它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,暂时硬度与热会形成沉淀而被除去。总硬度过高的水有苦涩味,引用导致腹泻,煮沸产生水垢,洗衣物时浪费肥皂,给生活带来不便。我国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中规定,饮用水的总硬度(以碳酸钙计)不得超过450mg/L。
    四、一些推销净水设备的人给用户做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对比试验:先把通电的一起放进了盛有自来水的杯子里,不到1分钟,杯中的自来水就变成了红褐色,里面还有不少黑红色的絮状物;然后把通电的一起放进了纯水机出来的水的杯子里,通电一段时间,水几乎干净透明,这是怎么回事?
    答:其实这就是中学里常做的电解水实验。所谓的检测仪器就是“水电解器”。该仪器将铁棒作为阳极、铝棒作为阴极,与电源的正负两极相连。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,具有导电性,当电解器两极插入自来水中并接通电源后,就发生了电解反应。电解后水中的絮状物就是阳极(铁棒)被氧化,形成不溶于水的黑红色的铁三价氧化物,而溶于水的大量三价铁离子则使自来水变成了红褐色。如果阳极换成铜棒,谁将变成蓝色,并且有蓝色的絮状物,因为铜离子是蓝色的,氧化铜也是蓝色的。
    但是纯净水不含矿物质,不导电、不能电解,所以阳极没有发生氧化,最终水不会变色,如果在纯净水里面加点氯化钠(食盐),再放入电解器电解,出现的情况就和自来水一样。
    因此,并不能据此来判断自来水水质的好坏。判断自来水(生活饮用水)水质是否合格的国家标准是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(GB5749-2006)》,共有106项指标。
     

    摘自《中国供水节水》报